中外集邮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76|回复: 7

一枚邮戳引起的话题

[复制链接]

32

主题

678

回帖

404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46
发表于 2010-9-13 09: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几天吴世君先生在机戳迷的沈阳机戳图录中补贴了几枚邮资机戳,对集那种 戳的朋友们来说当然是很有兴趣的东西。而我集邮只挑有条件的去集,如果没条件的话那集起来是非常吃力地,因此就很少去注意国内的各种戳记。可为什么我对这几枚戳也有了兴趣呢?这话说起来也不能算短,咱们慢慢地聊。
一直想谈谈那些戳记中的一个地名戳,但当时有别的事情,抽不出时间。今天开始写这个贴子,这次是专给南方论坛的,当然很想说得与“邮”有些关系,可能力有限所以除去吴先生贴的那个戳有那么一点点儿关系外,其余都是灌水,所以看官不能指望我会写出什么集邮的内容。
我“认识”吴世君先生的时间也不短了,我们还都是瓯越会的会员,但至今我不知吴先生的贵相,他也从未与我谋过面,走在大街上我们一定会错肩而过的。那我是如何“认识”吴先生的呢,就是通过他的邮文。我拜读过他好几篇文章,是正式发表的,别看他在网络上的贴子似乎字数都不太多,但他对邮资片封简是有一定的研究的,其叙理也清晰明了。在邮政用品论坛里吴先生也曾提起过关于邮资符志与邮政用品之间的关系的讨论,可因大家尚无他那种思维而未能开展起来,可算是个遗憾,因为我也很想听听。以前我还真的是不知道他有那么多的藏品,在南方论坛里才开了眼,发现了这一点,以后去瓯越时一定会专门去他家观摩的。
征换加拿大发行的生肖实寄邮品

32

主题

678

回帖

404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46
 楼主| 发表于 2010-9-14 08: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个贴子要从吴先生贴的那枚沈阳市岐山路邮资机戳记谈起。图我转贴如下,但并未得到许可,呵呵:
岐山路戳1.jpg
在前一个贴子中我曾提到我是在沈阳上的小学。那个学校的名字是“岐山路第一小学”,据说现在是沈阳市小有名气的学校了,但其名气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在我小时候那个学校就是很不错的。那里还有另一个有名气的学校,“十一中”,通常是“岐山路一小”毕业后就升入那里读中学,后来“十一中”又有了高中。
岐山路在沈阳市的皇姑区。沈阳市的街道是如何命名的我不清楚,可皇姑区的街道有很多是以中国的山川河流命名的。如黄河大街、宁山路、崇山路、黑龙江街等等,其特点是以街命名多是河流而且为南北向的,而以路命名的多是山川而且是东西向的。当然也有以别的来命名的,可总不如山川河流命名的常见。掌握了这个规律到了那里就很少能迷失方向。
“岐山路一小”位于岐山路与嘉陵江街的西北角上,六十年代初时沈阳市的小学校几乎都是小平房,而“岐山路一小”就建起了一座楼,老师们和五、六年级的学生们都在那个楼里学习与工作,在学校的南面与西面有两排平房,其框架要比一般的学校高,那里是一到四年级的学生上课的地方,教室里挂着大大的玻璃黑板,上方是毛主席像。楼房里冬天是暖气供热,而平房是烧大炉子。冬天时我们这些小学生会轮流值日,起大早去生那个炉子,那时经常是天还没有亮呢。记忆中这个大炉子还是很难点燃的,经常是同学们都来了还是满屋子的烟,大冷的天得把窗户打开放烟。夏天屋子里非常热,窗户全打开还是浑身的汗,窗外的“家贼”们(麻雀)吱吱叫,配合着老师和学生们的读书声。
征换加拿大发行的生肖实寄邮品

0

主题

689

回帖

2247

积分

金牌会员

首日实寄封爱好者

Rank: 6Rank: 6

积分
2247
QQ
发表于 2010-9-14 14: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未完待续......
福建省福州市福莲花园10座305室\(^o^)/~陈宗景\(^o^)/~350005
偶收集首日实寄封片,宣传,临时,风景等戳以及自动化邮品等
QQ:817695 手机:15985798590

32

主题

678

回帖

404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46
 楼主| 发表于 2010-9-15 09: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按宗景的说法确实是如此,一般我写贴子大都提前想好总的大概。想好后就开始打字,一边打一边构思,这时就是想到哪写到哪,加上打字还慢,时间又不多,所以每天写得也就不多了,看着就象是挣"工分“似的。我的贴子几乎都是"未完待续",这也说明我是自己写自己的。 实际上我写贴子还不敢说辛苦,只是苦了读贴的, 好在我的贴子看的人不多, 这样心中也就不觉得太对不住观众。
**********************************************************************
“岐山一校”应该是沈阳市比较老的“学校”了,听说最早是在民国时建立的,那时的校名是“奉天市昭盟小学”,真不知为什么校名叫“昭盟”,而巧合的是我小学还没念完就直接去了”昭盟”,并在那里度过了最难回首的八年多。1958年这个学校的名称才改为“岐山路第一小学”。这个名称比我的岁数还小,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还算是“岐山一校”的早期学生之一呢。实际上这个学校改变名称不是一次,就我所知应该是三次,只不过这后两次不引人瞩目而已。
九十年代初我给弟弟写信时曾提到过这个学校,后来家中一个晚辈说我把校名写错了,因为我用的不是“岐”而是“歧”。我就讲了用这个“歧”字的来历。
说到此就不能不提到汉字的简化。中国使用繁体字不用我说有多长的历史了,可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建立,简化汉字就成为了新政府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现在的人们对简体字有多种评价,在国内赞多于贬,而国外大多数情况却是相反的。
咱先不说简化汉字的功与过,因为我还没有那个能力,不是学文的,又没有读过几本书,只好说说现象吧。过去和现在我听到的对简体字的解释都是说得“文字的简化”,不知为什么没有人提到简化过程中更多的是汉字的合并和删减。我指的是把前人创造的有着严密逻辑和清楚表达的汉字变回到逻辑混淆和表达不清楚的状态。比如,谷雨版主中的“谷”字,我在他的博客中看到用“穀”,如果你查字典,“谷”的繁体确实是“穀”,可大家知道不,这不是“简化”,而是“合并”。我们的老祖宗经过多少年才把这两个字分开,我搞不清楚,但我知道这两个字早在周朝以前就存在了,是真真实实的两个字。
征换加拿大发行的生肖实寄邮品

32

主题

678

回帖

404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46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08: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指的是两座山之间所夹的道路或河道,引伸后也可指困难的处境,如诗经中有“高岸爲谷,深谷为陵”,“人亦有言,進退维谷”等。
而“穀”的原意是指一种树,后来又指树木之皮,再后来发展为“穀类植物或粮食作物的总称”,如“五穀杂粮”,诗経上有“爰有樹檀,其下唯穀”。
“大江东去”没有几个人不知道这四个字,而中原之地受地势影响河流多向东走,由此古书中的“谷风”指的就是东风。三国时有个学者叫孙炎的曾说明过谷穀之别,如果写成简化字大家能否看明白呢?:“谷之言谷,谷生也,谷风者生长之风也。”
孙炎的原文是:“谷之言穀,穀生也,谷风者生长之风也。”从这里你就可以看出简体字是不能完全地展示中文的原意的,它只能适用于现代的口语。
合并字的时候有时并不是把字的意思都合并在一起,而是去掉了某些字义,比如“尸”和“屍”,这就是两个字。但简化后只取“屍”一个意思,而把“尸“的字义给丢弃了。“尸”的意思与现代的“管理”很相近,所以“管理”的概念并不是近代才有的,而是古代的中国就有了,当然这不能与现代的管理理论相提并论。也就是说你如果看使用简体字的古文,那常常就会出现不能理解其意的情况,特别是又使用简体字去做的说明,因为不能用繁体字去解释简体字的原文,所以你可能永远也搞不明白中国文化到底是怎么回事了。这种情况那是太多了,举不胜举,由此现代的中国人很少有能读懂古代典藉的,这很正常,因为你不识那个字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在当时的中国大地可算是非常大的一件事了,但其中有一件事中国政府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大肆地宣传,那就是联合国采用简体字作为联合国文件的中文版本,不再提供繁体字版本了。这是多大的事啊?这就是简体字的“丰功伟绩”之一啊,为什么不宣传呢?原因在于使用简体字后,因为简体字并不能保证其表达上的严密性等等,联合国决定不再把汉字版本的文件作为法律文件,而只作为参考文本了。也就是从简体字走向世界的第一天起,汉字就不再是世界上的优秀文字了,因为“她”有缺陷了。这时你要有什么“疑问”,你不能用汉字的文件作为凭证,而要找英文、法文等,中文虽然是联合国的五种官方语言之一,但其法律地位实际上与其它的四种官方语言已经是不能相提并论了。这算是喜剧呢还是悲剧?
征换加拿大发行的生肖实寄邮品

0

主题

525

回帖

307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76
发表于 2010-9-16 11: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生活在新社会,还一直没有觉得简体字有什么不好!读了先生的文章,看来简体字也有自己的缺陷啊!
现在的年轻人认识繁体字的不多,而且写起来也感觉繁琐。不过用毛笔来写汉字感觉繁体字顺手顺眼很多。
741200 甘肃省甘谷电厂 蔺许刚  0938-5689489   13919631518  QQ:254233823

124

主题

1828

回帖

740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03
发表于 2010-9-16 12: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集邮和生活和在一起,心情写在网站上也是一种快乐。
广西大新县桃城镇伦那路135号覃建辉  集实寄封片     邮编:532300

32

主题

678

回帖

404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46
 楼主| 发表于 2010-9-17 10: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说回到那个邮戳。“奉天昭盟小学”第一次更名时被命名为“岐山路第一小学”,但紧接着文字改革了,简体字实行。“岐”字被繁体化了,取而代之的为“歧”。因此学校的名称就改变为“歧山路第一小学”,而我进入该校时使用的就是这个名称。至于什么时间又改回到“岐山路第一小学”,这我就不知道了。
不知看官注意到没有,我在上文中提到“岐”字“被”繁体化。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岐”虽然是自古就存在的,但笔划并不多,而与“歧”相比还少了一笔。那么“歧”字是不是历史就短呢?也不是,这个“歧”字也是自古就有,但可能比“岐”字历史短,不过这也说不定,至今还没有定论吧。
康熙字典对歧的解释为“通作岐”,辞源在“歧”条上指其为“俗作歧”,也就是说“岐”为正体字,“歧”为异体字,在简体字实行之前这两个字完全相同。即说简化,为什么选了个异体字,而且是笔划多的呢?古代人用“歧”的情况中有一条现代人可能没有体会。古代人有避讳一说,有长辈、师辈中的名字中用“岐”字的,后辈人和弟子在写这个字的时候就要多写一笔或少写一笔,“歧”的出现我想也有可能是这样的。这种“避讳”后来成为了汉文化中被垢病之口实之一。即说是“简化”,为何却选笔划多的,这似乎与当时文字改革的初衷并不相符,可多少年过去了并没有人去“叫真儿”。
我在“歧山一校”只读了二年多的书就遇到了“停课闹革命”,当“复课闹革命”时我虽然又回到了学校,但从此并没有上过课,一开始是看见高年级的学生每天由“解放军叔叔”带领着“站队、向右看齐、齐步走……”,后来就是全校的学生不管大小都是如此。接着虽然我们这些学生还是天天到校,但“解放军叔叔”没了,老师们也很少到课堂来了。后来有几个校领导就被“摆”在一楼的几个小屋里,她们的头一半有头发,另一半被剪得长长短短的……
紧接着就是上山下乡了,我在满十三岁后就随着这个“洪流”走进了“广阔天地”,从此就完成了我的学业。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当填写“简历表”时,学历那一栏的固定词组就是“中学”。
从吴世君先生的那个戳所想到的大体如此。
征换加拿大发行的生肖实寄邮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中外集邮论坛 ( 粤ICP备06082285号 )

GMT+8, 2024-11-26 18:55 , Processed in 0.04421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