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集邮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56|回复: 2

三门峡水利枢纽惟一反对者黄万里:我只会讲真话(转帖)

[复制链接]

341

主题

6271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6226
发表于 2010-7-16 04: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新华网


编者按:曾任毛泽东秘书、原水电部副部长的李锐对黄万里发出过这样的言语:“中国过去有几十年时间不尊重科学,不尊重知识。黄万里的遭遇是最典型的。黄万里的命运是个人的悲剧,也是中国的悲剧。他是中国水利界一个非常伟大的马寅初式、陈寅恪式的悲剧人物。”而出身名门,作为黄炎培之子的黄万里,一生中的转折点就是黄河三门峡工程上他的坚持己见。这里我们摘编出书中关于三门峡事件的前后。 

  三门峡建坝——提出《意见》

  也许是冥冥之中一种机缘和巧合,黄万里一生的命运都和与他同姓的那条不到万里也有好几千里的黄河息息相关。当年他“听说黄河是最难治理的,便立志学水利治黄河”。1947年在甘肃水利局长任上,他已是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1950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黄河水利委员会,黄万里也参加了。此后为黄河治理、为三门峡大坝,黄万里倾注了大量心血。

  早在1955年周恩来主持的关于黄河规划的第一次讨论会上,黄万里就力排众议,不同意苏联专家提出的规划。当时许多专家对规划交口称赞,只有黄万里发言反对。他当面对周恩来总理说:“你们说‘圣人出,黄河清’,我说黄河不能清。黄河清,不是功,而是罪。”

  1956年5月,黄万里向黄河流域规划委员会提出《对于黄河三门峡水库现行规划方法的意见》,发表于《中国水利》1957年杂志第8期。《意见》指出:“四千年的治河经验使得中国先贤千年以前就在世界上最早地归纳出了四种防洪方法:沟洫或拦河蓄水,堤工堵水,束水浚深治河,缺口疏水。另外,近四十年来,中外学者融合德国人治河的理论和经验,又积累了不少新的知识。忽视这些知识,认为有了坝就可以解决下游防洪问题,是不妥当的。”

  他说:“总之,‘有坝万事足,无泥一河清’的设计思想会造成历史上严重的后果。坝的功用只不过是调节流率,从而替治河创造优良的条件,决不能认为有了坝就可以治好河。”《意见》最后反复强调:三门峡筑坝后,下游的洪水危害将移到上游,出库清水将危害下游堤防。针对综合规划及三门峡筑坝已形成全国人大决议的难以挽回的现实,黄万里特别提出了三门峡大坝一定要能刷沙出库的建议,为日后泥沙大量淤积预作准备。  

  三门峡讨论会——光荣孤立

  三门峡水利枢纽讨论会是1957年6月10日至6月24日由水电部在京召开的,主要讨论三门峡水库的正常高水位和运用方式。在讨论会上,拦洪蓄沙的高坝派、拦洪排沙的低坝派和只有黄万里一人的“反上派”(反对上三门峡工程),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高坝派代表为三门峡水利工程局总工程师汪胡桢和工程师沈崇刚等。他们把下游河道的形势说得岌岌可危,说如果等着中上游水土保持(主要指在支流建坝拦沙)见效再建三门峡大坝,下游就可能改道,因此主张立即建三门峡大坝,拦洪蓄沙,让清水出库,并反对减少库容,不减少库容就是主张建360米大坝。

  低坝派以温善章为代表,主张拦洪排沙。这派人明显处于少数。他们希望保护耕地,减少库容,降低蓄水线(335米或330米、320米)。

  黄万里与“主上派”对垒,孤身舌战。黄万里认为不能在这个淤积段上建坝,否则下游的水患将移至中游关中平原,而且他认为,河道里的泥沙起上游切割、下游造陆的自然作用,建坝拦沙让黄河清是违反自然规律的,是不现实的,何况清水出库对下游河床也不利。

  据黄万里说,当时出席会议的专家“大多同意苏联专家的设计,只有笔者一人根本反对修此坝,并指出此坝修后将淤没田地,造成城市惨状。争辩七天无效后笔者退而提出:若一定要修此坝,则建议勿堵塞六个排水洞,以便将来可以设闸排沙。此点全体同意通过。但施工时,苏联专家坚持按原设计把六个底孔都堵死了。”

  70年代,这些底孔又以每个1000万元的代价打开。四十多年后,曾参与三门峡工程技术工作的一位著名教授在《自述》中坦承,他“参加了导流廊道的封堵,造成水库淤积,危及关中平原,必须重新打开导流廊道,增建冲沙泄洪隧洞,减少水电装机容量,为此深感内疚,看来要坚持正确意见,还是很不容易的”。  

  右派生涯中——难忘黄河

  由于坚持己见,黄万里被打成了右派,而即便在右派生涯中,黄万里一直没有忘记三门峡。1964年,他再也不能坐视三门峡水库造成的灾难,不顾个人安危,再次向国家领导人上书。他希望自己的意见能引起重视。

  这一次他上书的对象选择了国家副主席董必武。董必武是同盟会员,参与过辛亥革命,与黄炎培算是老同志。抗战后国共合作时,1938年7月6日,国民参政会在武汉召开,黄炎培以社会名流为参政员,董必武以中共方面代表为参政员。7月18日,黄炎培去武昌中路83号董处拜访,两老相见长谈良久,后在重庆也多有来往。论交情,黄炎培与董必武可算由来已久了。黄万里在建国前夕从上海到沈阳时,曾在北京专程拜谒过董必武,董必武还介绍他去见了当时水利部的负责人。所以,这一次黄万里选择了董必武,写信向他力陈三门峡大坝淤积的严重性,建议改建。他知道董必武能文擅诗。信是四六韵文写的,并附有两首古体诗,一首是《念黄河》,另一首可能是《哀黄河》。

  信送走之后,果有反应,黄万里被水电部召见,有关领导嘱其提出改建计划。看来董必武是认真对待黄万里的来信,至于董必武是通过什么方式在三门峡这么敏感的问题上表达了意见,得在今后有关档案公开后才能得知,但无疑,董必武在纠正三门峡的失误上起了作用。  

  关于黄河预言——时间验证

  1957年,三门峡水库高坝派取得了胜利。按他们的方法,在黄河上游筑坝进行水土保持,在三门峡建高坝拦洪蓄沙。这样搞了五十年后,今天的情况怎么样呢?水土保持日益恶化,下游河水已所剩无几。从1972年黄河开始断流,20世纪90年代已每年断流平均100多天,1997年达222天。三门峡水库建成后不到两年,水库淤积严重,渭河河口淤积4米多高,西安已面临威胁。

  1964年6月,水电部在三门峡现场讨论了工程改建方案问题。会议上汇报了人造洪峰期间渭河下游的淤积情况,三门峡水库淤积延伸的部位。1964年12月5日至18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治黄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两个确保,即确保下游,确保西安。

  应该指出:三门峡水利枢纽虽经两次改建,潼关以上黄渭洛汇流区的淤积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从1960年至1995年,三门峡库区冲淤累计总淤积量为55.65亿吨,其中潼关以上为45.45亿吨,占总淤积量的81.65%,潼关以下淤积量为10.21亿吨,占总淤积量的18.36%,说明潼关以下虽有冲刷而潼关以上淤积一直在发展,各河的淤积还在向上游延伸……潼关以上淤积最为严重的是汇流区,汇流区的严重淤积使黄河洪水倒灌渭河的概率增加,使渭河口河水倒流,往往造成渭河口的淤堵,形成严重的灾害。黄河洪水对渭河的倒灌使渭河入黄口门不断地向西倒……

  渭南水患,移民困难,这个决策错误造成的仍在流血的伤口,什么时候才能愈合呢?  

  最后的遗言——治江四策

  在长江水患后,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有关部门曾找黄万里请教过关于黄河某区清淤的办法。逐渐有更多的人知道黄万里是懂水利的。

  黄万里一生眷恋着祖国的江河。在他生命最后的日子里,2001年8月8日,他的学生沈英、赖敏儿夫妇来看他,他自知沉疴不起,与他们再次谈了治江之事。当时黄万里有些激动,沈英夫妇怕他激动,起身告辞。他们走后,黄万里觉得话没说完,又写下了最后的遗言:

  万里老朽手所书

  敏儿、沈英,夫爱妻姝:

  治江原是国家大事,“蓄”、“拦”、“疏”、“挖”四策中,各段仍应以堤防“拦”为主,为主。

  汉口段力求堤固。堤临水面宜打钢板桩,背水面宜以石砌,以策完全。盼注意,注意。

  万里遗嘱

  2001年8月8日(李瑛/整理)  
中外首航专题,生肖专题,名人签名专题
E-maill:li12kai@163.com

341

主题

6271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6226
 楼主| 发表于 2010-7-16 05: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1912年黄万里周岁
11.jpg

1972年,黄万里从三门峡回京探亲,历经磨难却精神矍铄
12.jpg

黄万里夫妇与长女且圆、长子观鸿
13.jpg

1998年黄万里最后一次讲学
14.jpg
中外首航专题,生肖专题,名人签名专题
E-maill:li12kai@163.com

0

主题

4300

回帖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277
发表于 2010-7-16 09: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过些年,就可以见分晓了。
集邮博客
http://xtrblgc.blog.163.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中外集邮论坛 ( 粤ICP备06082285号 )

GMT+8, 2024-11-23 10:44 , Processed in 0.03924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